首页 > 财经 > 正文

权威:牛教授甲易生对灰指甲治疗效果堪称行业标杆
2017-11-10 12:42:25   来源:搜狐   评论:0 点击:

中国皮肤病防治研究院主任 周海鹏一、灰指甲患病人群现状甲癣,俗称灰指甲,是指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。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、

中国皮肤病防治研究院主任 周海鹏

一、灰指甲患病人群现状

甲癣,俗称“灰指甲”,是指皮癣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。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、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。甲癣为皮肤癣菌病中最顽固难治的一种,比脚气还要难治愈,而且容易复发。可口服、外用药物,或手术拔甲。手指甲和脚趾甲的生长速度不同,完全替换一个新的指甲,手指甲需要100天,而脚趾甲大约要300天,所以治疗灰指甲必须要有耐心。

近年来,灰指甲的全国患病总数达到2亿以上,根据预防医学部门从1982年-1992年,1992-2002年两个10年来的统计报道,我国人群大概有54%的人患有手足癣,其中30%的人患有灰指甲, 按人群计发病率为16.2%。灰指甲成为手足病中,除手足癣以外发病率最高的传染性疾病。灰指甲以发病的指甲计数中国人平均每2个人中就有1个灰指甲! 灰指甲的发病以人数计就已多的惊人,但灰指甲患者每个人一般至少患有3-5个灰指甲,而且灰指甲传染性极强,灰指甲患者除了本身手足相互传染外,往往在家庭人员中互相传染。

治疗灰指甲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:

1.偏方治疗

现时民间所流传的灰指甲偏方有很多种,比如用醋泡大蒜、醋酸加凤仙花泡指甲(趾甲),但纵观这些偏方,通常是以一些具杀菌作用药物或植物来替换外用药膏,这些治疗灰指甲偏方的主要原理以及外部用药原理都十分相似。但是偏方使用有风险,建议谨慎使用。很多用过的朋友都说非但不好,还容易加重,不可轻信。

2.手术除甲

这种方法现在大家比较不常用了,因为这种方法的治愈率是比较的低的,由于创伤面积比较的大,导致灰指甲病菌的二次入侵的危险。而且很多人难以忍受疼痛,同时,因为这个的创伤比较大,所以很多人反馈不一定能长出新的指甲,加上灰指甲病菌的顽固性,会导致真菌的再次的入侵,如果没有杀菌的药物治疗,那么,复发那是必然的,很多人在采用手术拔甲治疗后,表面上是治好,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就有复发了。

3.口服药物消炎除菌

口服药物治疗灰指甲的方法具有一定功效,但其治疗周期长,疗效差,而且这些药物会对患者肝肾健康造成损害,最后灰指甲没治好又造成了药物性肝、肾损伤,得不偿失。

4.外用疗法

市面上有很多品类的治疗灰指甲的外用药物,虽然有些确实能快速起效,但缺点是不能根治,且刺激皮肤,还有个别过敏现象,而且一旦停用,很容易复发。临床中推荐使用牛教授甲易生,可以达到真菌所寄生的甲板处发挥抗菌作用,并有效的促进新甲的生长。性质温和不刺激皮肤,以优质中药提取药液,引药入疾,牛教授甲易生的渗透力强,吸收快,疗效好。直达真菌感染的深部,故能彻底杀灭真菌,杜绝复发。

治疗灰指甲有以下几个误区:

误区一:灰指甲是没有办法治好的

很多人治疗灰指甲会有一种心理,灰指甲是没有办法治好的,怎么治疗都是浪费。这种会拖延治疗时间,使灰指甲更加严重。而灰指甲真的没有办法治疗吗?这种想法是错误的,正确的治疗方式是可以彻底根治灰指甲的。

误区二:灰指甲,只在甲板用药

引发灰指甲真菌的老巢在甲根部位,只在甲板用药,忽视甲根部位真菌的消除。消除真菌像割韭菜,反反复复治不好!

误区三:以为削一削,刮一刮就管用

很多患者相信路边没有正规消毒、正规医疗资质的修脚店,图便宜,三无产品都敢用!修脚店是不能真正消除真菌,治疗灰指甲,彻底指 (趾)甲重新长出来还是灰指甲。患者钱也花了,效果得不到保证。

误区四:拔掉坏的指甲,可以治疗灰指甲

灰指甲多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的,拔甲只能清除掉指甲上面的真菌,甲床上的真菌并没有杀死,且很多真菌孢子处于休眠期,很容易苏醒,长出来仍然是灰指甲。

指导意见:

1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,平时勤洗脚、勤换袜,鞋袜经常曝晒,保持干燥。不互借共用生活日用品,如鞋袜、拖鞋,脚盆、擦脚巾等不要与他人合用;这是防止间接感染的关键所在。

2、增强机体抵抗致病真菌的能力,如加强体育锻炼,注重营养,对于提高抗病能力都是有利的。患了灰指甲灰指甲,应及早积极认真治疗,避免病情发展及传染他人。

3、手足多汗的人,可适当用些抑制局部排汗的治疗方法,冬季、夏季尤其要注意。

4、搞好环境卫生,不给致病真菌创造生长繁殖的外部环境,如避免住房拥挤、潮湿,注意室内通风换气,被褥常晒,床单、衬衣裤常洗。家庭中灰指甲患者的日用品如水杯、餐具等,应定期用沸水消毒,不能烫洗的物品用日光曝晒2-3小时消毒。

相关热词搜索:易生 灰指甲 标杆

上一篇:有四种钱,花的越多赚的越多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分享到: 收藏

右侧版权信息

凡本网注明"来源:中国郑州网" 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郑州网,转载请注明"来源中国郑州网"。

凡本网注明 "来源:XXX(非中国郑州网)"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

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版权声明 | 招聘信息 | 供稿服务

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  国际联网备案

  视听节目制作许可证  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 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

  Copyright@1999-2017 www.newshn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出版机构 ICP备1602369516号-1

  联系网站:cnzhengzhou@sina1.com.cn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:jubao@123777.net.cn